《社会学的邀请》|最受欢迎的社会学入门著作。
核心书摘
《社会学的邀请》是“大学的邀请”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个系列里的很多书籍都是由各学科顶级大师编写而成。《社会学的邀请》这本书是社会学的畅销书,也是美国多所大学指定的社会学课外读物,曾被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的社会学入门著作。
在《社会学的邀请》这本书里,威特沿着社会学的发展轨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最核心、最影响我们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内容。这本书并不仅仅是想让我们记住那些现有的概念,它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去实践、去行动、去做社会学。
关于作者
乔恩·威特,芝加哥罗耀拉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央大学副教授,主讲社会学入门课程。
本书鲜知
学什么?什么是社会学
为什么年轻人和长辈喜欢的音乐有明显的区别?有人觉得是因为年龄层不同,但社会学家会说:“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产生的差异”。
豆腐脑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咸的?有人说这是因为每个人喜好不同,但社会学家会说:“这是地域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社会学揭示了人的很多喜好其实都受到周围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世界。用两句话概括社会学的话,那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去做?以及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
你还会发现
·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 社会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 社会学三巨头和他们的大观念。
一、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搞明白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就是由共同生活的每一个人组成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长期合作、交流结成联盟,形成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当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活动时,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比如家庭关系、共同文化关系以及传统习俗关系等等,人们处在特定的环境下,喜好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作者威特认为,社会学就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产生的后果的系统研究,换句话说,社会学是分析我们的行动如何塑造了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又是如何被世界塑造的。
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说个体有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但是这个选择的自由又往往会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的限制。所以说,认识社会地位很重要。
那什么是社会地位呢?社会地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物质或经济资源,也就是你拥有的财产或资产;第二是社会资源,也就是你认识谁,你拥有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第三个是文化资源,也就是你知道什么,你的价值观和想法。
社会学家们通过分析人口统计学因素和电视节目喜好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最喜欢看《绝望主妇》,这是一部描述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生活的剧集;55 岁以上的人群最喜欢美剧CSI,中文名字叫《犯罪现场调查》;而 12-17 岁的人群最喜欢的是美国偶像。
社会学家又研究了不同人群消费喜好的区别,结果就更明显了,收入较高的人群消费支出的重点是网球、管家、进口葡萄酒,订阅的杂志是《华尔街日报》,开的是法拉利和路虎;而收入较低的人群消费支出重点则是大学篮球赛、摔跤比赛和本地啤酒,订阅的杂志是《时尚先生》和《肥皂剧摘要》,开的是现代。
通过这两个调查可以看到,人们的选择、喜好都会受社会地位的影响。这有点像我们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你是公司老板,就会想着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如果你是基层员工,想的肯定是老板为什么给这么少的预算。
所以作者威特说,我们每一个人,总是根据所能获得资源的种类,在了解各种可能结果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换句话说,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只有掌握这种影响和限制,才能正确地研究社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社会学诞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时法国经过了革命战争的洗礼,整个社会无论是从思想意识还是现实环境来说都是混乱不堪的,新兴启蒙思想、旧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斗争不断,人们渴求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个时候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比如圣西门和孔德。
孔德坚持“实证主义”,他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证实知识,把人们从虚无缥缈的神学中解放出来。孔德把自然科学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从孔德开始,社会学就从哲学领域独立出来了,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所以,社会学一开始采用的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比如说归纳法、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等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家逐渐意识到,全靠“实证主义”,完全按照自然科学那套方法研究社会是行不通的,毕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又是最复杂的生物,所以,应该采用一种更全面、更灵活的方法来认识人和社会的关系。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叫做“社会学的想象力”。他主张人们既要关注个人的经历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又要退后一步,全方位地看一看历史,摆脱僵化的思维定势。这是种双重意识,既要认识到个体的作用也要认识到社会的作用,站在历史演进、组织变迁等更加多元的视角上分析问题。这样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方法能够让研究更加全面,这种方法一直到现在,仍然在沿用。
三、社会学三巨头和他们的大观念
在孔德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社会学家的关注点基本都在寻找社会规律上,早把社会学的终极理想“建设美好社会”抛到脑后了。于是,社会学“三巨头”登场了,他们分别是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这三巨头是社会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
涂尔干出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时期,他感受到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所以他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观点都围绕着工业革命展开。
涂尔干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个概念是,集体意识。涂尔干说,集体意识是一个社会的普通成员所共有的全部信仰和情感,它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生命的固定体系。第二个概念是,劳动分工。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劳动分工的模式,工人们变得只专注于产品生产的某个方面,而不是整个生产链条。第三个概念是,社会团结,也就是社会各部分相互联系和稳定的程度。
涂尔干认为,在传统社会里,集体意识是很强的,劳动分工很薄弱。那时的人和人之间并没有太多差别,知识和技能也往往都是集体共享的,人们会按照传统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结果就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整体结构几乎没有破坏性的社会。
而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非常薄弱,劳动分工程度反而很高,人们做着不同的事,知识和技能在不同人之间割裂,每个人都只是工业化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因此涂尔干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缺乏共同经验,就很难形成统一的信念或共享的价值观。这种转变可能带来的危险就是集体意识由于社会分工而减弱,极端情况下社会会陷入失控的状态。
总之,涂尔干认为生产技术更新、分工明确导致了人们缺乏集体意识,进而造成社会问题,但是未来人们会认识到相互依赖的重要性,美好社会必然会建成。
介绍完涂尔干,我们再来说说马克思。马克思在劳动分工对社会影响这方面,跟涂尔干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在什么是美好社会,以及如何实现美好社会这点上,他们有着巨大的分歧。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的概念,他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能够生产,人类生产的能力必须得到保护和肯定。在这个基础上,他又提出经济决定社会的观点,认为随着技术高度发达,人类已经可以从以生存为目的的长期劳动中解脱出来,财产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美好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阶段。而实现美好社会的两个主要障碍,是短缺和分配。短缺指的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生产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分配指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分配不均。
所以,马克思进一步提出革命的理念,他预言,工人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扫清障碍,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从而实现美好社会。
第三位社会学家韦伯和马克思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熟悉马克思的理论,但他觉得马克思的观点是片面的。韦伯认为,人们追逐金钱财富而放弃了信仰,才是社会混乱的根源。而且,他觉得人们只会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迷失自己,美好社会是不会建成的。
韦伯在研究中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的效率越来越高了。如果人们是被迫工作的,那么根本就没有效率可言,社会也就不会发展。显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努力工作并不是被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而人们之所以愿意努力工作,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
但是,当社会经济越来越好的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就会逐渐取代信仰,努力工作就不再是为了信仰,而是为了钱财。人们获得了大量钱财后又会刺激人们追求更多的钱财,最终人类就会变成金钱的奴隶,美好社会又怎么会建成呢?
虽然韦伯的观点过于消极,但他的观点仍然能带给我们一些警示:现代社会,很多人在讨论钱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有的人觉得有钱就幸福,有的人觉得有钱不一定会幸福。但韦伯告诉我们,这两种想法都不对,因为钱和幸福不是因果关系,它们都是结果,不是原因。真正能让人变得幸福和富有的是信仰,信仰才是原因,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四、从家庭关系看社会变迁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社会学三大奠基人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的核心观点,接下来,我们就从家庭关系入手,来研究社会的变迁。
在中国古代,家庭关系是依照三纲五常或其他制度来组建的,所以被称为制度家庭。古代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都比较小,平均不超过20岁,古人之所以能接受这种早婚的政策,是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人们也需要劳动力来维持生活,所以在历代制度的强迫下,社会就形成了早婚早育的传统心理。
在中国古代的这种制度家庭里,工作和家庭生活几乎是完全重叠的,大家一起承担整个家庭经济的收支。这并不是单纯的价值观导致的结果,而是单个人仅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每件事,都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家庭模式,也就是伙伴家庭。很多工作都从家庭和农场转移到了工厂和城市,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必须出门去上班。这时候,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有了明确的界限,大家去上班就是获取收入,回到家就是享受家庭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家庭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经济职责,每个人的婚姻都代表着重要的家庭目的,所以自由婚姻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这时候,以社会性别为基础的隔离领域成为了理想状态,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人属于私人领域,其实这就是传统家庭模式中的男主外,女主内,伙伴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相敬如宾、各司其职、团结友爱。
在近几十年里,家庭模式依然在变化,新出现的新型家庭被称为后现代家庭。后现代家庭的结构变迁一直在往“去制度化”的方向演进,我们能够不依赖家庭而进行自己的选择,行动更加自由,家庭形式也变得更加自由。在后现代家庭里,价值观变成了自由和自主,变得更有弹性,女性在公共领域有了更大的空间。
这种变化的不利因素是破坏了社会稳定的程度,最典型的就是家庭变得越来越脆弱,既然家庭不像过去那样制度化了,那么我们遇到问题时,就会更轻易地断绝家庭关系或结束婚姻。
家庭关系在社会学中永远是最重要的课题,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通过家庭来建立必要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也就是作者威特说的,了解社会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自己。
总结
以上就是《社会学的邀请》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里,作者威特首先告诉我们社会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社会学是如何诞生,如何进行研究的。其次我们了解了社会学三大奠基人,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的重要社会学观点。最后从分析家庭关系入手,以小见大,了解了社会的变迁。
威特在书中写道:“我确信人人都需要社会学。我们需要它,目的是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去行动,这种行动不仅会塑造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也会影响与我们相关的其他人。社会学无论是在我们作为个体试图更好地理解自己这一方面,还是在我们作为集体努力,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这一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威特这段话,其实也是我们和大家一起了解社会学的初衷。(编辑:曾子墨)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论不服从》|什么是真正的服从?一个有信仰的君子如何说“不”。
上次推送内容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再荒诞的问题也能有一个科学的答案?
本次推送:
《卑鄙的圣人:曹操》上|一代枭雄的翻身之路。
《凯恩斯传》|英国政府为何如此推崇凯恩斯模式?
史记·匈奴列传|拍脑袋决策是企业领导者的大忌。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至关重要的三位统治者。
【诺奖文学】《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上)|生活会让人遍体鳞伤。
《绝非偶然》|如何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如何利用镜像神经元指导生活?
下次推送: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卑鄙的圣人:曹操》下|看曹操如何从莽撞少年成长为一代枭雄?
《文明的度量》|为什么要度量文明?
史记·龟策列传|寒冬之后,该怎么活着?
《繁荣与革命:1953—1971》|从欧洲复兴腾飞之路,看职场中人如何设定小目标。
【诺奖文学】《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下)|但总有人能在受伤处更加坚强。
《千面英雄》|为什么英雄的原型都是相似的?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